服务热线
028-84454436

导航

绿态 | 四川巴中市到2029年将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村30个
发布时间:2025-03-03 15:24 文章来源:巴中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724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日前,《巴中市贯彻落实<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片引领、千村带动、万村补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9年)>工作清单》提出,到2029年,全市建成省级先行片区5个、样板村30个、补短村450个,市级片区10个、样板村55个、补短村500个。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巴中市将按照“梯次推进”原则,采取“片区引领、样板带动、百村补短”方法,先建市级片区、样板村、补短村,再提升建设省级先行片区、样板村、补短村。在“片区引领”上,每年选择1个县(区)建设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各县(区)规划期内各建设2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在“样板带动”上,每年在省级先行片区所在县(区)建设2个省级样板村,其余县(区)各建设1个省级样板村;各县(区)在建设省级样板村的基础上各建设2个市级样板村,巴中经开区建设1个市级样板村。在“百村补短”上,每年在巴州区、恩阳区建设15个左右省级补短村,在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建设20个左右省级补短村;各县(区)在建设省级补短村的基础上各建设3个连片市级补短村,巴中经开区建设1个市级补短村。

巴中市还将压实筹资主体责任,统筹整合《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筹资方案》中27个涉农项目资金,推动涉农资金向先行片区、样板村、补短村倾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项目建设。引导在外乡贤带动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回归家乡,支持乡村建设和发展等,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保障有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此,巴中市将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立足地方特色,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路径和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示范带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