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农业基础条件得天独厚,是甘肃草食畜牧业、果品、蔬菜的重要产区,也是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中药材产地。近日,相继召开的平凉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平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平凉“三农”工作的目标与路径,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在平凉大地上徐徐展开。
成果斐然 农业农村“一路繁花”
“2024年,平凉市一产增加值增速达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为全市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农’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平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彦壁介绍道。
2024年,平凉市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平凉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项齐增”,分别达到436.01万亩、118.88万吨、272.67公斤。
2024年,平凉市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全面启动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牛果菜薯药”五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80亿元。积极推进平凉“甘味出陇”“甘味出海”,新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28个,全市甘味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7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制成效显著。平凉市制定出台泾汭河川区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园建设方案和20条扶持政策,谋划成立平凉市蔬菜产业协会,实施项目54个,完成投资7.82亿元,新建设施蔬菜6803亩,蔬菜产业面积和产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县区聚能 特色品牌绽芳华
“项目向典型靠拢、资金向典型聚集、力量向典型集中”,秉持这一理念,平凉市致力于树立农业农村领域的一流工作标杆,全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工作亮点,成功塑造了市、县两级工作的特色品牌。
在全国160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监测评价中,庄浪、静宁两县斩获第一等次的佳绩,其中庄浪县更是位列全国第三名;灵台县成功创建全省冬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示范县;崇信县与泾川县在蔬菜精深加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汭丰绿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一批全国设施种植业创新引领主体;庄浪县入选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县,为提升农民素质探索新路径;华亭市通过企村共建、公司化改革、结对帮扶等举措,充分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村均经营收益达到10.45万元……
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平凉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精心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造精品 奏响发展最强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平凉市紧盯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坚决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五项行动,确保一产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提升。
“今年,平凉市以‘四基地两区’建设为抓手,聚焦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八字诀’,全力打造具有平凉特色的现代寒旱农业高地,力争年内五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30亿元以上。”陈彦壁对平凉农业农村发展充满信心。
按照规划,2025年平凉市将以量为先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分级打造一批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加快形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现代精品农业种养格局,重点发展壮大“牛果菜薯药粮种”七大产业集群,分产业集群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以质为要提升农产品品质特色。以链为媒发展全环节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建成一批脱水蔬菜、蔬菜汁、蔬菜粉、蔬菜罐头等加工企业,推动蔬菜产业全链条升级。
当前,正值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平凉市以“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姿态,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奋战一季度,力拼“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