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担当和生态大省政治使命,全面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统筹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良好条件。美丽湖北、绿色崛起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湘潭市正以创新引领者的姿态,演绎着一场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新变革。通过“一张图”谋划、“一盘棋”管理、“一把尺”监督的“三个一”数字化赋能策略,湘潭市不仅成功盘活了农村“三资”,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展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新画卷。
7月22日,农历大暑。南岸区迎龙镇的吴小平又一次收到广西荔浦市客户刘畅打来的预订电话,这已是他连续5年购买“吴小平葡萄”作为礼品送人。 其实,在荔浦市也有不少葡萄种植基地,为何刘畅要舍近求远购买均价40元一斤的“吴小平葡萄”。这是因为在过去20多年里,虽然市场上葡萄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价格也起伏不定,“吴小平葡萄”却始终保持了优良的品质。
2024年7月25日,记者从全国农技中心在金昌市金川区召开的全国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培训班上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甘肃省灌溉区累计完成农业节水技术推广1343.8万亩,为节水增粮提供了技术支撑。
获批筹建示范区的地理标志产品分别是:祁东黄花菜、醴陵瓷器、崀山脐橙、钱粮湖六门闸风干鱼、石门银峰、大通湖大闸蟹、江华苦茶、凤凰红心猕猴桃。示范区的建设将推动地方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又是一年盛夏,走进天水市甘谷县田间地头、山间果林,处处是火热的农忙场景。与以往不同的是,时下的甘谷,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场景变得鲜见,智能化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虫情测报分析系统等智慧农业设备随处可见,各司其职。
传统林业依靠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要获得产出增加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有效工作时间的追加。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林业生产技术保持相对不变、生产方式粗放,与之相匹配的林业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多停留在熟悉林业生产规律、能操作基本生产工具,而对劳动者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并不做特殊要求。因此,传统林业劳动者只需凭个体经验积累和知识口耳相传就能掌握满足传统林业生产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为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林草资源,发挥警示震慑作用,5月17日,国家林草局公开通报了2024年第一批10个毁林毁草典型问题。第一批典型问题通报两个多月来,查处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