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记者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重庆市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出台,这意味着重庆高标准农田“建管用”有了新规。《办法》共8章41条,包括总则、规划与管理、项目申报与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管护与利用、监督管理、附则等,旨在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初秋的天水大地,沃野田畴,瓜果飘香;和美乡村,生态宜居。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不断健全,提“颜值”,修“内涵”,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财政厅获悉,为精准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云南省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资金监督管理三方面,优化完善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措施,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促进产业兴旺发展,夯实宜业发展基础。建设和美乡村,首先要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是和美乡村创建的坚实基础。一要立足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背景,聚合资源,集成要素,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夯实乡村产业兴旺根基。二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穿过青石板步道,游客们推开双扇木质大门,眼前顿时一亮:花团锦簇、庭院深深的结庐小院,坐落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小院内,一处老屋正在紧锣密鼓地修缮中,工人师傅们要在中秋节前完工,给这座闲置多年的土家族吊脚楼添上屋顶咖啡馆。“我们的初衷就是让这些闲置的资产焕发新生,让老房子也能产生大效益。”重庆黔江区小南海镇强村公司负责人喻浩东介绍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与核心特征,立足云南农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探索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模式。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
农业产业高歌起,无限生机绽沃野。时下的陕西省乾县广袤的田畴沃野上,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和美、农民富足的绚丽画卷跃然眼前。近年来,乾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优化产业布局,突出联农带农机制,加强技术服务指导,通过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这是酉阳打好“生态牌”,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动写照。与此同时,酉阳还打出“乡村”“文旅”两张牌,全面推行共富乡村,打造世界知名旅游胜地,呈现现代版的“桃花源”。让我们从这三张牌,看酉阳如何蹚出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现代化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