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生态先行。近年来,重庆市通过探索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让乡村“生态引擎”更强劲,也让乡村“颜值”更靓丽。9月初,一辆辆满载水稻秸秆的小货车开入重庆市垫江县周嘉镇雨山村的再生资源回收工厂。厂房中,秸秆堆起数米高,工人有序的堆码、搬运,一旁的机器将秸秆加工成垫子等制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近日,“大地流彩--西藏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活动在当雄县龙仁乡隆重举行,约2000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西藏自治区文联和华电西藏能源公司主办,当雄县人民政府和拉萨市农业农村局具体承办。
广安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严把三个质量关口,推动全市25万亩年度建设任务有力有序、高质高效实施。一是坚持标准,严把“设计质量关”。结合丘陵地区实际,出台广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导则,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强村富民综合改革是去年市委深改委确定的加快实施15个重大改革项目之一,其主要内容为“一统七改”。即以强化农村基层党建为统领,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重点,系统集成推进村级规划管理机制、农业“标准地”、“强村公司”、激活农村建设用地、“三变”和“三位一体”、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渝农数字赋能等7项改革,以加快推动“村强”带“民富”,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围绕流域综合治理,突出服务稳粮保供,以“精准施肥、调优肥料产品结构、改变施肥方式、多元替代”为技术路径,念好“精、调、改、替”“四字经”,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全省化肥使用量连续负增长,由2020年的267.3万吨(折纯,下同)减少到2022年的258.0万吨,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由2020年的40.3%提高到2022年的41.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人民的期盼。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农业农村系统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全面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一系列既利当前、又顾长远的举措,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美好图景。
金堂县把“天府良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突出“四大举措”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增发国债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0%,预计11月底完工;财政转移支付项目预计9月底完成招投标并正式开工,12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五”规划对指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家部委发布关于“十五五”课题“三农”领域研究重点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