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一行深入乐都区洪水镇下王家村、袁家庄村,瞿昙镇魏家村,寿乐镇薛家庄村实地调研大白菜丰收、肉牛养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并检查了解“关于支持乐都做优冷凉蔬菜产业的建议”办理情况。在同仁市扎毛乡等地观摩休闲农业基地、饲草种植基地、蛋禽养殖基地,实地了解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
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聚焦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整合服务资源,补齐服务短板、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服务管理,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持续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为农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拓展为农服务领域,积极构建为农服务体系,为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提升红色旅游品质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崖上石寨”:激活乡村旅游新体验 ;坐落于巍峨山崖之上、奔腾赤水河畔的“崖上石寨”,云雾缭绕、远山如画,一栋栋房子镶嵌在连绵群山里,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技术创新,突出科技支撑作用,持续探索智慧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努力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灌区现代化改造统筹衔接,提升农田建设与灌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农业资源与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央地合作特别是央企助力我省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深化与中央企业务实合作,指导省政府国资委、各市州合力推动12家中央定点帮扶企业和48家中央在甘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央企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大力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为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制定的《促进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已正式印发。《措施》有效期持续5年,将从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稳产提质激励等7个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为牦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四川牧区乡村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截至10月28日,泽库县全面推进和日镇东科日村等5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精心实施3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开展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260户。
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重庆各地大力培育特色种养殖产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绘出了乡村振兴好“丰”景。深秋时节,走进荣昌盘龙镇石田村,60万斤柠檬正采摘上市。柠檬是石田村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通过与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綦江瀛山村种植基地,一个个佛手柑压弯了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一派丰收景象。佛手柑既能观赏,又能入药,具有较好的药用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