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少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后,还可以在配套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就业,获取多重收益,这已经成为景泰县高标准农田项目覆盖村镇的“增收常态”。此外,景泰县在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加快推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同时统筹推进美丽村庄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资中县始终坚持生态为基、产业为要、文化为魂、富民为本,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和《筹资方案》,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总抓手,突出示范引领、项目支撑、梯次推进、整体提升,深耕特、优、美、善“四字诀”,促进乡村面貌由表及里、渐次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目前,28个拟建成村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居环境等方面累计筹集争取资金9705万元,实施项目174个,已竣工21个。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紧紧围绕打造“天府粮仓”丘区示范,扎实推进中稻+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基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2024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49.8万亩,总产量达32.1万吨。同时,富顺县作为“再生稻之乡”,把再生稻作为一季粮食来抓,今年全县再生稻有收面积达45万亩,产量可达8.1万吨以上。
2024年11月18日,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洪虎主持召开局党组(扩大)会和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环境部有关信息上的重要批示和李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指示批示精神,王晓晖等省领导批示要求,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学习水生生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研究部署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安全生产等工作。
近年来,眉山市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省率先出台《眉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特别是今年以来,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蓝图美、产业美、人居美、服务美、文明美的“五美乡村”,印发《中共眉山市委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五美乡村”全面推进2024年乡村振兴的意见》
近年来,成都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建圈强链为路径,聚焦“稳粮保菜”城市核心功能,逐步形成集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种植、社会化服务、商品化处理、精细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为一体的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伟介绍,目前该市蔬菜产业基本形成了“种植模式生态、流通体系发达、产业链条完整、融合基础较好”四方面优势。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九曲黄河第一右旋大弯曲的弦部南端,平均海拔3600米。这片神秘而辽阔的草原如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绿色巨毯,滋养着蒙旗草原上勤劳的各族人民。不仅是风景如画的牧区,更是生态有机畜牧业的宝地。
2024年11月17日,记者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日前世界乡村旅游理事会发布了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特色品牌“百强村”名单。其中,重庆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铜梁区安居镇龙兴村、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