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林业系统融合乡村振兴工作保护古树名木,打造乡村公园,把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构建森林粮库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路径。我国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大幅增加和提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林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林业产业从以木竹培育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向木本粮油与林下经济等各种业态并存的多元复合结构转变。我国已成为非木质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经济林产品产量从2004年的1.42亿吨增长至2023年的2.26亿吨。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区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画卷在高原大地正徐徐展开。
重庆研究院还将深挖数字乡村市场、拓展数字技术应用、深化数字平台运营,聚焦构建数字技术、产业研究、产品创新、咨询服务核心能力,努力打造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先锋队,打造重庆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数字化总平台,探索数字产业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新模式、新应用,助力重庆市筑牢“三农”基本盘、擦亮新重庆乡村底色、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跑出和美乡村“加速度”。
农田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湖南是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省份。近年来,当地围绕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持续强化投入保障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支持农民参与,探索高标准农田建管结合的长效机制。
11月以来,敦煌市转渠口镇抢抓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黄金期,瞄准目标不懈怠,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建设,掀起实干热潮。走进敦煌市转渠口镇五圣宫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挖掘机挥舞长臂,起土转运;装载机马力十足,平整土地;翻斗车来回穿梭,轰鸣不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不远处,与之配套的蓄水池已完成铺砖和底部硬化,初具规模。
永安村凭借卓越的乡村建设与发展成效,先后荣获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德阳市二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近年来,永安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汲取并应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实示范创建引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这为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产学研协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