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山镇依托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引导支持景区景点周边农户开办农家乐、特色民宿、乡村酒店等。趁着这些利好,李官洪积极动员村民们,在保留原住房民俗和民居特色的前提下,重塑美丽田园风光,布局各具风格的民宿小院、稻花鱼庄,打造集赏、娱、吃、住为一体的“旅游村”。目前,共带动周边46户村民就业,其中周边12个民宿、农家乐实现创收。
近日,西藏尼木县续迈乡河东村开设养殖技术培训班,河东村驻村队员拉巴、农业专家为养殖户普及专业知识,通过科学养殖增加养殖户收益,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西藏尼木县续迈乡河东村依托林业资源建立藏鸡养殖产业点——续迈乡河东村林下藏鸡养殖场,并于4月份投入运营,但效益不佳。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和管理,养殖场基础设施简陋,鸡舍通风、保温条件不佳,饲料搭配不合理,疫病防治不到位等问题影响藏鸡健康生长;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河东村藏鸡养殖产业化。
坚持“稻田也是湿地,田园也是风景,将农业种、养殖产业基地建成一道最靓丽风景线”的发展理念,高起点绘制了四大产业集群布局蓝图,谋划特色产业专项规划,形成“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发展蓝图。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程,大力发展稻药、稻鱼(虾)等模式,推广“粮下地、药上山、不与粮争地”模式,在喀斯特地貌上开创“两味药”的“石缝经济”。截至目前,全市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到680万亩、综合产值达700亿元。
近年来,四川省隆昌市聚焦做大做强稻渔产业,全力推进“五链”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2024年1月,获得全省首个以“稻渔”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至目前,共建成国、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
今年以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聚焦乡村发展,持续加大乡村建设与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截至11月20日,泽库县投入137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6个行政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积极落实183万元资金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新建408座卫生厕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今年以来,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农业农村局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实施“三大战略”,开展“三大行动”为导向,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奋力推进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工程”建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做到了强产业、美环境、树新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技术负责人、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粮油作物农机化专家李尚表示,当前重庆市水稻机械化生产普遍存在稻田耕整地作业质量不高、育秧播种精准度差、育秧出苗率低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水稻智能化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据了解,该技术已被列入2024年重庆市农业主推技术之一,在巴南、开州、永川、潼南等10个区县开展试验示范,总面积接近4万亩,均达到了丰产高效的目标。
近年来,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西部中心积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示范引领作用,锚定新疆农业强区建设整体目标,围绕新疆粮油、棉花、林果、畜牧业等强化科技支撑,特别是在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绿洲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深入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促进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