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汉通过科技和数据赋能,将5G、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让数字技术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组织农技员到基层开展农技服务,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并全面打造智慧农业,运用科学技术,持续抓质抓量完成秋种任务,高质量地推进秋种增产增收。
科技引领未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之策。重庆市农科院院长苟小红表示,市农科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科技优势,紧密结合酉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科技帮扶力度。未来,将在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探索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新机制,持续推进科技助农、科技兴农,让农业尽显“科技范”,让农民挑上“金扁担”,为酉阳以及全市的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收储利用优质饲草,委托加工厂加工饲草料,每吨均可获得补贴50元;采取人工授精经济杂交方式实现产羔的母羊,每只可获得补贴40元……”细致听取政策讲解,一师十一团花桥镇肉羊养殖公司达因苏养殖场负责人马浩方感到斗志昂扬。 近日,兵团农业农村局派出的调研组深入一师阿拉尔市新农发育肥牛场、十一团花桥镇肉羊养殖公司,实地了解养殖户生产经营状况,宣传兵团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政策。
2024年11月27日,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旨在促进青海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青海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条例》的出台,标志着青海省在枸杞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以来,西藏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农牧区改革有序推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落实强农惠农举措,推动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就业带动、消费促动、项目拉动等挖掘增收潜力,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2024年11月26日,宜宾市政府副市长、叙州区委书记黄修国带队到合什镇调研一二三产业就业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市编研院相关负责人,区委副书记肖华刚参加调研。黄修国一行先后查看了解了天祥村蛋鸡现代化养殖项目、合什镇高速路出口特色餐饮集聚区和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农事服务中心、中高职学生就业创业培训中心等项目规划、选址及前期筹备等情况。
宜宾市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建设育秧中心、智慧农业系统及系列项目,改造种业基地仓库4000平方米。投入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完善配置新型农机、检测仪器等设施设备,加快推动园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聚焦保障粮食生产和服务小农户,加快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力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加群众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抓组织领导,在压紧靠实责任上精准发力。市县联动出台《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同时组织召开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推进会,实地督导、互学互鉴,交流工作经验,学习先进典型,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