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牛奶产业专家服务团队按照奶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和“11个一”工作要求,持续推进良繁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良种繁育水平稳步提升。在西夏区、贺兰县、利通区、沙坡头区等主产县区建成奶牛良种繁育示范场18个,305天平均产奶量11.2吨以上,高于全区单产1.4吨。选育组建优质高产奶牛核心群2.5万头,单产提升至15.22吨,自主培育的“宁京1号”种公牛后代305天产奶量最高达19.8吨,达到奶业发达国家单产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近年来,罗江区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通过强队伍、争项目、闯路子、给政策,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村有变化、年年上台阶。
为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应急抗灾救灾能力,广汉制定了2024年度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培育计划,预计今年全市创建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个,德阳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2个。这段时间,正是油菜播种的关键时间点,在高坪镇李堰村的农田里,油菜播种机正在来回穿梭。村民廖秀华家有3亩土地,以往全靠人工栽种,不仅费时费力,播种效率也不高,今年,他聘请了村里的领先农机专合社为他进行社会化服务,开展机械化播种。
2024年11月26日,全国林草碳汇试点研讨会在云南省宁洱县召开,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和林草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发挥森林“碳库”的重要作用,扎实有序做好林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助力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会议总结交流全国林业碳汇试点情况,研讨碳汇试点下一步工作,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构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区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
在近日召开的“三北”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记者还了解到,陕西下一步将做好三北工程项目储备和年度建设任务申报,并建立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机制,严把作业设计及审批、种苗质量等关口,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同时,明确市县资金配套政策,积极探索光伏项目与治沙任务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建立防沙治沙基金,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还将充分依托陕西生态云感知系统,加快建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智慧管理平台,对三北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监管。
2024年11月27日,记者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来,重庆已累计交易1910亩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实现收益1.26亿元。“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去年,重庆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85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0万亩,为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奠定了基础。
初冬,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长山村吊瓜种植基地的吊瓜陆续成熟,迎来了采摘上市的丰收季节。走进长山村吊瓜种植基地,一个个色泽金黄、圆润饱满的吊瓜挂满枝头。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进行采摘作业,他们在瓜架下来回穿梭,轻轻一拧,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吊瓜便稳稳收入囊中,现场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不一会,路边便堆满了吊瓜,等待着运往加工厂进行下一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