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在丹棱县齐乐镇青龙村5组果农张静的果园里,她正忙着给柑橘果树盖膜。农技专家通过与张静问询交流和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了果园在土壤改良、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农技专家就如何在低温天气下做好果园土壤、肥、水管理以及果园病虫害科学防控手段等进行面对面解惑、手把手指导,确保果农做好果园冬季管护工作。
2024年12月11日,达州市召开粮油生产观摩培训会,组织专家对万源市石塘镇双合村晚秋马铃薯百亩超高产攻关片进行了测产验收,攻关片平均亩产2511.7公斤(鲜薯),单块田最高亩产达2695.3公斤(鲜薯)。全市70.18万亩晚秋马铃薯陆续进入丰收季,预计总产达16.5万吨,同比增加0.8万吨。面对8月下旬-9月下旬“伏秋特大高温干旱”天气(平均气温 31.5℃,较常年同期偏高 7.3℃,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86%),成绩来之不易。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峨眉山藤椒”在推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强藤椒基地建设,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品质指标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峨眉山藤椒”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
四川省隆昌市根据水环境容量和可利用设施农业用地情况,按照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落实2000余亩可用土地和闲置养殖场,对13个镇(街道)进行“4+5+4”规划布局(即4个重点发展区域,5个积极发展区域,4个适度发展区域),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科学引导肉羊产业发展。截至目前,隆昌市累计发展肉羊规模场60个, 配套建成秸秆饲料化专业收集处理中心8个,秸秆饲料化利用主体49个,预计全年新增出栏肉羊7.32万只。
突出抓好急需急用农机装备研发等六项重点任务,打造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高地。12月12日召开的重庆市农机装备补短板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明确,力争到2027年,成功创建国家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农机装备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2%以上。农机装备补短板和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因地制宜建设“粮果”“粮药”“粮菜”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成都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成功创建省级星级园区1个、成都市星级园区9个,推动全市粮经复合园区面积突破11.5万亩,实现粮食播面20.29万亩、产量9.82万吨以上,蔬菜播面12万亩、产量26.5万吨以上。通过组建“粮果”“粮菜”“粮药”产业联盟,推动全市89家合作社、1.2万余农户发展粮经复合产业,实现亩均收入1.55万元、增收3500元以上,初步实现“千斤粮、万元钱”。
自贡市荣县提升产业能级。大力挖掘柑桔现代农业园区文旅价值,高质量建成河坝湾田园综合体项目,引导周边农户发展游园采果、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今年以来,河坝湾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80余万元,带动果农增收600余万元。
邛崃市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建立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指导等工作机制,推进天台高兴、夹关熊营、民乐开元、高埂火星4个重点片区建设,今年计划建设项目39个、总投资9.6亿元,已完成项目18个、完成投资2.27亿元。6个村(社区)列入2024年度成都市级拟培育先行村重点村管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