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深加工项目全面投产后,还将生产肥肠、腊肉、肉肠等猪肉类产品,以及牛肉饼、厚切牛排、调理牛排等产品,生产深加工肉食品和预制菜,直达餐桌。如今,巴中市正按照“产业规模化、产地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发展思路,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高端肉制品,面向全国市场创新特色食品,打造区域肉类加工供应基地。
近年来,丹棱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针对境内无外来水源、河流自净能力弱、农户居住形态不一的特点,坚持统筹谋划、统筹推进、统筹管护,创新纳管处理、一体治理、生态消纳三种厕污共治模式,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和群众参与,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该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55万座,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93.3%,年化肥施用量减少450余吨,年水资源再利用达7.3万余吨,既解决了厕污治理难题,又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今年以来,南充市紧盯打造“天府粮仓”丘区样板目标任务,以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为统揽,落实人才支撑,推动科技到田,全力打造“九县百片”高产示范,助力粮油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智慧化发展,辐射带动全市粮油面积稳定增长、单产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粮食播面已连续18年领跑全省、产量稳居全省第二,今年,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多个作物最高单产创新高、破记录,产粮大市根基持续夯实。
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以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立农作物粪肥还田技术模式,推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和耕地质量提升,促进种养适配、生态循环,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来到广纳镇金堂村巴山牧业青峪猪养殖基地,一台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专用车停靠在粪污沼液池旁等待装液,几名工作人员分工协作正有条不紊地装载着沼液……接下来他们将会把沼液按照农时季节,分区域运往各个田间地头,帮助种植户“打底肥”。
2024年,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圆满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农业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等家底。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份、采集制作畜禽遗传材料107万份,对746个濒危作物资源、61个濒危畜禽地方品种进行抢救性保护,做到了应查尽查、应保尽保,育种创新的资源基础更加坚实。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始终把智慧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采取切实措施,加力推进。 智慧农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2024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召开全国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对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智慧农业的工作思路和总体安排作出部署。同时,建立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和战略研究,相关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农业农村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在科技部的指导下,不断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探索和实践具有农业特色的产业科技组织模式,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主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以下简称“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工作,“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等14个重点专项立项了198个项目。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与森林火灾、乱砍滥伐并称为森林三大灾害。贵州省安顺市地处黔中腹地,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森林覆盖率超60%,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压力大、任务重。近年来,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稳步推进,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零发生。2023年,安顺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受到贵州省政府激励,获得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