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青海省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青海省情实际制定并出台,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金秋时节,广袤乡村涌动着勃勃生机。希望的田野,处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迎来收获的图景。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日前,记者走访多地乡村,采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密码”,感受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农民生活的新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重点解决什么、推进什么,抓一件成一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立足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红河州实际的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从稳产保供到就业增收、从科技赋能到产业发展、从改善设施到拉动投资……红河州农业经济发展蹄疾步稳,高标准农田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交出优异成绩单。统计显示,一季度红河州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9.9亿元,同比增长3.1%。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日前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条例有什么作用?生态保护如何补偿?在国新办1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回应关切。
近日,一批规范煤矿、金属矿、石油天然气项目的矿山生态修复国家标准陆续发布,这是全国首批针对正在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的国家标准,对生产矿山“边开采、边修复”提出要求,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北重要安全屏障,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
日前,自然资源部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如何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严守哪些底线,如何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围绕这些问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